2022
七月

12

885

【家庭课堂IV】|第七讲 青春期2

1231231

第七讲 青春期常见的发展问题及应对

一、爱冒险

随着大脑和认知功能的发展,进人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一些变化。在青春期有一个显著发展的脑区--前额叶。前额叶是与人们进行思考、评价和做出复杂决策相关的脑区,它也是青春期能够实现越来越复杂智力过程的基础。同时前额叶也是负责冲动控制的脑区,发育完善的前额叶可以帮助个体很好地抑制由愤怒或狂暴等情绪衍生出来的不理智行为。但是前额叶一般在21~22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有些青少年在青春期会做出一些危险和冲动的行为。

青少年具有一个认知特点--自我中心主义,这是一种自我热衷的状态,他们对权威(如父母、教师)充满了批判精神,不愿意接受批评;自我中心还会导致另一种思维的扭曲--个人神话,即他们觉得自己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别人都不会经历,而且还可能使他们对现实存在的风险感到无所畏惧,并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如他们会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非常厉害,即使酒后开车也不会有危险,家长在应对孩子的上述问题时应考虑到如下因素:

(1)管教的前提是良好的亲子关系。此时的青少年对家长比较排斥,为此很多家长感到束手无策,远离父母恰恰是青少年建立自我、发展同一性的心理需求所致,因此家长不必过分忧虑。在此阶段,采用家长身份压制或者说教的管教方式最容易激发青少年的反抗与叛逆,而尊重和信任的态度是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的先决条件。在试图“教育”青少年前,需要先与他们建立尊重和信任的亲子关系。

(2)适度放权与适度管理相结合,做到权力的平稳过渡。此时对于青少年的管理应适度放一些权,多给他们一些自主权。但在一些关键和涉及安全的问题上家长不能妥协。

二、抑郁及自杀

任何人都会有伤心和情绪不佳的时候,当丧失亲人、一段关系破裂(失恋)、重要任务没有完成(如中考、高考失利)等,所有这些都可能让青少年产生伤心、失落和悲伤的情感体验。在美国,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青少年报告他们曾经出现过连续两周或更长时间感到悲伤或绝望,以致干扰了正常的生活。三分之二的青少年在某个时候体验过低落或是丧失兴趣,但真正符合抑郁症诊斯的约占3%,虽然我国尚未有确切的数据统计,但体验过抑郁情绪,甚至符合抑郁症诊断的青少年逐年增多。

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包括:遗传、显著变化的生活环境、家庭和社会因素等。而且青春期的女孩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这可能与应对方式有关。女孩更倾向于把压力转向自身,由此产生无助和绝望感;而男孩会更多地通过外化的方法,如变得更为冲动或更具有攻击性,以及用烟草或酒精来释放压力。

抑郁症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自杀,当有抑郁情绪的青少年出现如下迹象,则提示可能存在自杀风险:

(1)直接或者间接地与他人讨论自杀:“我要是死了就好了”或者“我不会再让你担心我了”。

(2)做好安排,仿佛要远行:把自己心爱的东西送给别人。

(3)写遗嘱。

(4)情绪或行为出现明显的变化:如原本很痛苦突然变得解脱了,或是原本很退缩,突然过分活跃起来。

(5)沉浸于关于死亡主题的音乐、艺术或文学中。

如果发现青少年具有抑郁倾向甚至是自杀的风险,求助于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三、同伴压力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父母立刻会感觉到“自己似乎不再那么重要”,而与此同时,青少年变得越来越信任和依恋同龄人。比如在挑选衣服的时候,父母总会抱怨孩子失去审美能力,并屈服于同伴的压力进行选择。这样的变化不仅会让父母感到焦虑,也往往是引发亲子冲突的导火索。同伴压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某些情况下,青少年非常容易受同伴的影响,如穿什么样的衣服听什么音乐以及选择什么人做朋友等,这些方面的选择有时是加人某一团体所必需的选项。而在另一些方面,如选择职业道路等问题上他们更倾向于寻求有经验的成年人的帮助。

 对同伴压力的易感性增强根源于青少年顺应对象的变化。儿童期孩子顺应的对象 是父母,而到了青春期,他们的顺应对象变成了同伴群体。这是因为青少年在此时期刻意与父母拉开距离--这源自于他们寻求独立、建立同一性的需要,在父母重要性相对降低的同时,同伴群体的重要性相对提升,但随着青少年发展出越来越强的自主性,他们对同伴和成年人的顺应会越来越少,面更倾向于保持独立,并能够拒绝来自父母和同伴的压力。这一般出现在青春期的中后期。

对一些青少年面言,考虑自己在小团体内是否受欢迎可能成为他们生活的核心。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早期。在团体内的青少年一般有四种类型:受欢迎、有争议、被拒绝和被忽略。受欢迎和有争议(被一些人喜欢的同时被另一些讨厌)的青少年总体上在团体内的位置较高,拥有更多亲密的朋友,参与活动更积极,更少感到孤独。被拒绝(不被他人喜欢)和被忽视(既不被他人喜欢。也不被他人讨厌)的青少年的朋友较少不怎么参与社会生活,因为感觉不受欢迎而时常感到孤独。

自杀者在自杀之前都会经历矛盾和痛苦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想要结束生命,一方面想要求助,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们。几乎所有自杀者在自杀之前都会因为矛盾和痛苦向身边的朋友、亲人等发出各种求救信号。他们寻求的是结束严重的痛苦,而不是真的想结束生命。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本期品格君分享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王秀丽博士的解说,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孩子内心,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为什么有的孩子遇到挫折就会错误地选择轻生呢?轻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抑郁症;然而,这也只能解释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悲剧的原因可以解释为心理社会因素。

(一)从心理学层面,儿童青少年突然轻生的背后原因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处于强烈负性情绪状态。当陷入极度的恐惧时,这种恐惧比对死亡的恐惧还要强烈;有时是为了逃避惩罚。这种恐惧一般来说都是短暂现象。如果自杀未遂,自杀者往往会后悔自杀行为,并希望自杀冲动能够及时抑制。

2.失去社会归属感。失去社会归属感往往使人失去在社会的坐标和参照系,引发绝望。有时担心失去社会归属,或者预计自己将失去社会定位也可能诱发自杀。这常常是因为:

(1)感觉到被抛弃:如被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抛弃、被恋人抛弃/遗弃、被亲人抛弃(包括丧父母、丧子)等,有时社会角色扮演失败也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情绪极端时可能感觉到被整个社会所抛弃;

(2)受到反对和限制:如丧失自由等;

(3)要求遭到拒绝;

(4)行为、心情、想法等得不到理解。

3.精神痛苦的煎熬。来自心理的痛苦折磨,痛不欲生,自己与自己的矛盾,与家长的矛盾,与老师的矛盾,与学习的矛盾,与社会的矛盾不断激化,得不到解决,有时为了缓解甚至终止痛苦,就有可能选择自杀。

4.学习困扰。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没有掌握,跟不上学习进度;孩子与外界的事物接触太多,比如网络、手机等;学校里的欺负行为、不公平待遇等。

5.特定动机。如报复性自杀,自杀对其他成员造成更大的伤害或利益损失;在死亡随机性中的自愿选择行为,如打赌谁先死(左轮枪、安眠药等),决斗,求死游戏(主要是丛林游戏)等;世界观价值观异化,如错误地认为自杀是一种自由,自杀崇高等。

6.假性自杀。自杀者没有自杀动机,本意并非自杀,但是由于操作不当,使得某些危险行为(致死概率很高)成为事实自杀。

(二)从精神疾病层面,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都可能是诱因。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都可能导致自杀。这类自杀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绝望性自杀,另一类是愤怒性自杀。

1.绝望性自杀。

(1)如被同学人际孤立、无法面对老师的处罚,一时想不出应对办法而自杀;

(2)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下降,是经过努力而不能克服,技穷而自杀。

2.愤怒性自杀。表现为被家长、老师、同学激怒时,因怒而自杀。当他们被激怒时,最初有向外攻击的念头,但由于不具备攻击条件,或惧怕攻击后结果,而将攻击反转指向自身,冲动选择跳楼自杀:我没有力量和你们斗,只有回避,以死解脱。

3.精神症状引起的轻生。认为有同学笑话他而跳楼轻生,实际上并没有人笑话他,这是妄想引起的自杀;又如,凭空听到声音命令他跳楼,他不得不跳楼,这是幻觉引起的自杀。

遇到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孩子们摆脱心灵的痛苦?

(一)苗头初现时,应紧急寻求心理危机干预帮助。面对青少年突发心理危机状况时,需提高警惕,及时核实自杀倾向的准确性、可能的形式和真实性,争取第一时间寻求心理危机专家的心理干预。

(二)父母们行动起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亲子沟通能力、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1.教育要从小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尊重和引导,陪伴和帮助孩子成长。

(1)用心倾听。走进孩子的世界,聆听一下他们的呼声,不要总是父母说,孩子听;

(2)爱与陪伴。跟孩子交流,让他知道你是多么爱他。不要在公共场合骂孩子,别总是抱怨批评他的成绩,剥夺他的兴趣爱好……爱孩子,请给他足够的爱和尊重;

(3)共同参与。努力发现你和孩子共同喜欢的事情,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孩子也想要探寻大人们的世界,并参与其中。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中,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多听取他的意见,并尽可能达到共识。参与过程中,应尊重与引导并用,而不是一味地顺着孩子。

2.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需要,强化他们的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社会归属和社会关系,父母、子女等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是最佳的选择。

3.学习与孩子沟通。与孩子沟通时,父母务必做到保持冷静、换位思考;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在关心和换位思考上,对孩子用积极肯定的态度。特别是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避免踩到他们的“雷区”。

4.重新定位,减轻其心理负荷。对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下降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要适当调整对学生的学习期望,重新定位,减轻其心理负荷,必要时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调整。

5.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及时了解和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学会早期识别潜在的心理问题。

6.及时寻求心理卫生机构的专业帮助。日常相处中,注意观察孩子,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进行专业的干预治疗,积极寻求对这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1)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对家人、同学和朋友保持沉默,变得孤僻;

(2)突然的暴躁或者愤怒以及情绪低落,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3)出现自伤行为,甚至自杀倾向时;

(4)出现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等异常行为;

(5)出现精神恍惚、没有现实依据的恐惧感、负罪感、麻木、胃口不好或者暴饮暴食、夜间睡眠差等状况;

(6)不能够胜任日常的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厌学的情况。

(7)对处于治疗期的孩子,家长要陪伴孩子定期就诊,了解孩子病情及服药治疗情况。

(三)帮助儿童青少年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识别自身心理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1.寻求专业帮助。第一时间寻求专业人员,如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得到专业的帮助。

2.与家人、朋友谈,说出自己的负性情绪;通过与理解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3.将能唤起自己快乐记忆的物品摆放在显眼位置,将标出自己有点的东西放在显眼位置,促进自信。

4.转移注意力,寻找快乐来源:如,通过运动、听音乐、享受美食、与人交流等。

5.通过专业正规的精神心理机构网站、公众号等,自我觉察心理问题。

6.标注特别信任的人的联系方式,及时向他们寻求帮助。当你注意到你身边有人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无法缓解,请你多关注一下,也许这是他自杀前发出的最后的求救信号!

四、网络成瘾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在给青少年带来益处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困扰,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网络成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这说明,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全社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网络成瘾是一种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包括:

(1)人格异化。“人机对话”的交流方式长期下去会导致“现实”与“虚拟”自我的冲突和混淆,造成角色混乱,易将网络中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当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受挫时,易转向虚拟的网络寻求慰藉,消极逃避现实。

(2)道德水平降低,在虚拟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教师、家长等长辈对其行为的监督,容易放松自律,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

(3)学习障码。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厌学、逃课等。

(4情)绪障碍和情感淡漠,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情绪变得非常敏感,情绪易失控,或对他人漠不关心,与人交流减少,出现自我封闭,绒默,

(5)健康损害。因为上网,日常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生病。

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样的,可能与家庭环境和不良的个性心理特点有关。过度地使用网络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逃离现实世界的方式,当个体对家庭、父母、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感到不满或者失望,但又无力解决时,更容易沉溺于网络之中。

治疗网瘾需要从青少年所处的环境入手,通过改善小环境、帮助青少年更适应现实环境来应对网络成瘾。

改变家庭环境,重建亲子关系。家长需要改变以往溺爱或粗暴的教育方式,注重以平等、尊重、鼓励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改善亲子关系;组织由家庭成员共同参加的活动,尊重孩子的想法,令其体验付出的价值、参与的乐趣;对孩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对其错误指明缘由,并说明父母“只是不喜欢你做的这件事,不是不爱你这个人”,避免孩子误会父母的态度是针对他的人格,而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多陪同孩子上网,了解孩子浏览网页的内容,获悉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登录健康网站。

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适应学习和人际关系,引导合理分配学习、上网与休息的时间,控制合理的上网时间。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